2025年國際城市創新領導力交流坊4日在廣州開幕。本次交流坊以“數字技術:加速推動全球議程的本地化實施”為主題,共有來自11個國家19個城市和5個國際組織的80多位嘉賓齊聚羊城,圍繞城市可持續性、數字化轉型與包容性發展深入交流。
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于2012年創設,旨在交流城市治理創新發展先進經驗,推動全球城市全面、和諧與可持續發展,日益成為全球地方和城市層面推進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平臺。
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已成功舉辦六屆,累計收錄來自101個國家653個城市的1600多個城市創新案例,持續助力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交流坊作為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的延伸機制,旨在結合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和廣州本地優秀城市創新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和分享,深入挖掘案例的創新價值和實踐經驗,為參會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光烈指出,當前全球城市面臨多重挑戰,需要加強交流合作。本次交流坊聚焦數字技術與可持續發展,為全球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分享平臺,廣州將繼續推動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發揮更大作用,助力構建包容、可持續的未來城市。
作為活動主辦方代表,世界大都市協會秘書長喬爾迪·巴克爾(Jordi Vaquer)表示,本次交流坊不僅是城市管理者、思考者和實踐者的聚會,更是意義深遠的交流、反思和相互啟發的空間,在這個充滿變化的世界里,城市處于氣候、關懷、公平和數字化轉型的前沿,像這樣的對話驅動學習的空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俄羅斯莫斯科市副市長、經濟發展與政策局局長巴格麗娃·瑪麗亞(Maria Andreevna Bagreeva)強調,面對城市發展中的共同挑戰,國際協作尤顯關鍵,并引用中國諺語“眾人拾柴火焰高”,呼吁各方匯聚智慧與力量,通過對話與合作共促城市可持續發展。
與會專家指出,數字技術正日益成為賦能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力量,能源轉型、智慧交通與韌性建設的協同創新,已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路徑。通過深入挖掘和提煉地方優秀經驗與做法,可為全球城市應對城市化挑戰提供創新路徑與借鑒,助力全球城市實現更加可持續、包容的發展。
本次交流坊為期4天,與會嘉賓將實地考察廣州市智慧城市運行中心、廣州公交集團、越秀區六榕街舊南海縣社區等創新示范項目,助力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來源:中新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