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貫徹落實《決定》,緊緊圍繞“率先實現新型工業化”這一主題主線,堅定不移大抓工業、抓大工業,走具有福建特色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一是增強產業創新能力。聚焦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重點領域技術難題,常態化組織實施省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產業化專項,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一批創新產品、落地一批創新成果。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引導、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設立創新研發機構,推進國家、省、市三級企業技術中心梯次發展,全面提升我省制造業創新能力。
二是提升產業集群發展水平。牽頭制定并以省政府名義出臺《福建省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方案》,組織實施“5大行動、15項工程”。加快出臺《先進制造業集群評價辦法和指標體系》,對集群發展情況開展評價,按照各設區市集群發展貢獻給予正向激勵。出臺《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政策和考評辦法》,引導縣域發展1~2條重點產業鏈,發揮比較優勢,推進錯位發展。
三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電子信息、先進裝備、石油化工和現代紡織服裝等領域強鏈延鏈補鏈,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鞏固提升優勢產業領先地位,目前四大產業營業收入占全省規上工業的62.1%。持續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工程,系統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技術創新、規模化發展和應用場景建設,促進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落實國家七部委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9.760, 0.02, 0.21%)、元宇宙、未來網絡、未來能源、深海空天開發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構筑未來發展新優勢。
四是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結合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強化政策支持,全方位推進設備、產線、車間、工廠“智改數轉”,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進數字技術與裝備技術融合,推動智能裝備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級,建設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和示范工廠。引導企業優化用能結構,深入推進節能降碳,健全綠色工廠培育機制,聚焦節能、循環等重點要素,優化評價指標,積極打造綠色工廠領軍力量。
五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確定我省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工業企業“白名單”,加強“白名單”企業服務保障,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扎實推進數據安全管理,指導工業企業發現及處置風險漏洞。抓好產業鏈安全,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做好行業預警和風險監測提示。抓好工業企業安全生產,壓實安全生產責任鏈條。
來源:福建日報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