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三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有關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我國數字貿易發展不斷加快,以數據為關鍵要素、數字服務為核心、數字訂購與數字交付為主要特征的數字貿易,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和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2024年上半年,中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規模達到1.42萬億元,增長3.7%,創歷史新高。
商務部部長助理唐文弘介紹,2023年以來,中國的數字貿易快速發展,首先,規模保持較快增長。2024年上半年,中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規模達到1.42萬億元。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22萬億元,增長了10.5%,也創歷史新高,對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其次,產業基礎不斷夯實。數字經濟保持穩健增長,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中國網民規模達到10.9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7.5%。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到6165億元,增長35.5%。數據要素市場日趨活躍,2023年數據生產總量達到32.85澤字節,增長22.4%,這些都為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后,競爭實力顯著提升。“云端經濟”生態逐步形成,催生出眾包、云外包、平臺分包等服務外包新業態新模式。2023年,中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達到1513.6億美元,自主研發游戲海外銷售收入達到166.7億美元,多款頭部游戲在海外廣受認可,長期位居下載榜前列。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模突破40億元,海外訪問用戶約2.3億人,網絡文學出海生態格局初步形成。
對于數字商務的發展,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司長朱詠介紹,數字商務作為數字經濟在商務領域的創新實踐,是商務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商務領域主體龐大、載體多樣、場景豐富。近年來,商務部加快推動流通、消費、投資、貿易、國際合作等商務各個領域的數字化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在發展基礎方面,商務大數據應用持續深化,初步實現了關鍵指標的監測預測,有效提升了商務數字化治理水平。在消費方面,中國網絡零售規模已經連續11年居全球首位,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以來,全國實物網零增速持續高于社零增速,特別是數字消費、在線服務消費增勢較好,成為擴消費的強支柱。在貿易方面,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占貨物進出口的5.7%,貿易的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在雙向投資方面,今年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比重超過了35%,數字經濟領域對外直接投資增長30%。在對外開放方面,我國積極推進加入CPTPP和DEPA的進程,發布了《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國際經貿合作框架倡議》,“絲路電商”伙伴國也增加到33個,數字領域的開放合作在不斷擴大。
據悉,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數字貿易相關法律法規,加快制定數字貿易領域標準。培育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數字貿易領軍企業,在細分領域積極培育外向度高、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中小型數字貿易企業,積極參與世貿組織電子商務談判,推動加入DEPA和CPTPP進程,深化多雙邊和區域數字貿易對話與合作,貢獻發展數字貿易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來源:人民郵電報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