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處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病原體、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中,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水質惡化,甚至引發水華、赤潮等生態災害。因此,加強保障污水處理廠的設備性能和監測管控出水水質成為評估污水處理廠效率的重要指標,需要有更加安全高效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某污水處理廠采用“多模式A2/O強化脫氮除磷生物處理工藝+混凝沉淀+濾布濾池+接觸消毒”,現場設備包括粗格柵及進水泵池、細格柵站、曝氣沉砂池、生物池及污泥泵房、周進周處二沉池、混凝沉淀及加藥間、濾布濾池、消毒接觸池、巴氏計量槽、鼓風機房及附屬用房、變配電站、門衛及連接第一污水處理廠一期的綜合管橋。要求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綜合排放標準》中一級A類排放標準。
通過接入PLC、水質監測儀、攝像頭等設備,實時采集設備狀態與工藝參數并對接到數之能組態監控平臺中,能夠實現對污水處理廠的組態展示、監控、告警、控制、管理等功能,從而快速發現異常故障并及時響應,進行設備控制及維護等操作,能夠提高工作效率與管理水平,確保污水處理廠的安全可靠運行。
實現功能
平臺允許用戶自定義組態界面,能夠實時展現生化處理、加藥系統、污泥脫水系統等的關鍵設備狀態及工藝參數。此外,平臺還能將這些數據轉化為直觀的數據報表或圖表,并支持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進行遠程訪問。
系統支持靈活的告警規則設置,并將這些規則同步至平臺進行綜合展示。無論是液位超限警告、添加劑不足警告、電機故障報警還是溫度異常報警等,系統都能實時統計故障分布及告警頻率,便于用戶快速查詢、定位及診斷問題。
通過該平臺,用戶可以實現對遠程PLC設備的便捷控制,如閥門的開關操作、水泵的啟停控制等。此外,平臺還支持對遠程PLC進行遠程編程調試及程序的上下載操作,顯著提升工作效率與管理效能。
系統能夠匯總處理量、排水量、告警量、加藥量、水質等關鍵數據,并生成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率及物料成本等數據報表。這些報表有助于用戶深入了解生產工藝的變化趨勢,從而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決策方案,確保生產安全無虞。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