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閘與泵站是水利工程的核心基礎設施,承擔防洪排澇、農田灌溉、城鄉供水、生態補水等關鍵職能,其運行穩定性與運維效率直接關系區域水安全與水資源利用效益。
但傳統管理模式存在顯著痛點:水閘泵站多分布于偏遠河岸、灌區沿線,現場值守成本高;設備運行數據(如閘門開度、啟閉機狀態、泵站流量、電機電流)分散于單機控制系統,形成“數據孤島”,難以及時掌握全域運行狀態;故障依賴人工巡檢發現,響應滯后易導致停機(如閘門卡阻、電機過載),引發內澇、供水不足等風險;運維記錄依賴紙質臺賬,設備維保計劃缺乏數據支撐,易出現過度維修或漏保問題,縮短設備使用壽命。
對此,數之能以設備運維管理平臺為核心,整合水閘泵站的各類現場設備(流量計、壓力計、水位計等)與控制設備(PLC),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多源數據實時采集,依托平臺的數據整合、智能運維與遠程控制能力,構建“實時監控-異常預警-遠程運維-智能決策”一體化管理體系,打破傳統現場管理局限,實現水閘泵站運行可視化、故障預警及時化、運維管理精細化,保障水利設施安全高效運行。
實現功能
1、可采集水閘閘門開度、運行狀態、閘前閘后水位、泵站流量/揚程、電機電流電壓等核心數據,打破“數據孤島”。同時在數據觸發告警時,平臺通過短信、微信、郵件等多渠道推送信息,明確預警站點、故障類型、異常數值及影響范圍。
2、通過地圖標注(展示各站點位置與運行狀態)、實時儀表盤(顯示閘門開度、泵站流量等關鍵參數)、趨勢曲線(如流量變化、電機電流波動),實現多站點數據“一屏統覽”,管理人員無需現場值守,即可遠程掌握水閘泵站全域運行動態。
3、管理人員可通過平臺下發操作指令,遠程控制閘門啟閉(如防洪時調節閘門開度泄洪、灌溉時控制流量)、泵站啟停及運行參數調整(如泵站電機轉速、出水壓力閾值),無需現場操作,提高響應速度與管理水平。
4、形成設備臺賬,記錄水閘泵站設備型號、安裝時間、維保記錄、備品備件庫存等信息,并支持自定義維保計劃;運維人員可通過平臺上報維修進度與結果,形成“預警-派單-維修-驗收”閉環,避免漏保或重復維修,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5、自動存儲歷史運行數據,支持按站點、時間(日/周/月/年)查詢水閘啟閉記錄、泵站運行參數、故障處理詳情。自動生成多維度報表,涵蓋設備運行效率(如泵站日均運行時長、故障停機率),為水閘泵站改造升級、調度策略優化提供數據支撐。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