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的雨水泵站與城市的排水泵站建設是相似的,但會面臨更加復雜的現場情況。機場面積較大且地形相對平坦、地面雨水下滲能力弱、自然水道缺失、排水量大等因素,都意味著機場需要高效可靠的排水設施。一旦受到強降雨侵襲卻無法及時排水,導致出現積水問題,將對飛機起降、地勤工作、旅客出行等造成不利影響。
隨著智慧防汛物聯網系統的廣泛應用,雨水泵站也逐漸納入智慧機場的管理范疇內。《民用機場排水設計規范》中指出:機場有多個雨水泵站時,宜設置集中監控系統監視并記錄區域內雨水泵站的運行數據、設備運行狀態,響應并處理雨水泵站的報警,控制或協調雨水泵站的運行,在事故或緊急事件情況下進行應急處置。
機場雨水泵站通常分布較為分散,且地理位置偏遠。這使得管理人員難以對泵站進行實時有效地監控和管理,出現故障往往不能快速發現并采取措施,加重積水內澇風險。
傳統的管理模式往往依賴于人工巡檢和紙質記錄,不僅耗時費力,而且難以管理泵站的運行數據和維保信息,難以形成缺乏規范的操作流程和應急預案。
由于缺乏數據可視化管理工具,使得管理人員難以直觀地了解泵站的運行狀態和故障趨勢,無法從數據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對泵站運行與維護做出改進。
通過實現泵站電控柜PLC、傳感器、攝像頭等設備數據采集到數之能設備運維管理平臺中,管理人員能夠實現對各個機場雨水泵站的遠程監控、集中管理、故障告警、遠程控制、運維管理等功能,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并建立高效、規范的運維管理機制,從而確保雨水泵站運行的安全穩定,快速響應機場防汛排水工作要求,保障機場運營安全可靠。
01實時監控
通過手機電腦等智能終端,管理人員能夠隨時隨地查看各個雨水泵站的雨水池水位、閥門開關、水泵電流電壓、排水量、管網壓力、視頻監控等數據報表或曲線圖。
設定報警條件和閾值,一旦監測到異常數據或設備故障,立即觸發告警機制,通過微信、短信、郵件等方式進行通知,并在平臺生成告警列表進行匯總展示
構建GIS電子地圖實現機場多個雨水泵站的集中監控管理,了解泵站信息、位置分布、運行參數、組態畫面、實時視頻等信息。
能夠遠程控制水泵閥門的開關啟停,出現故障也能實現PLC遠程編程調試和遠程上下載程序等操作,滿足泵站運行的靈活性管理需求。
建立巡檢、維修、保養等電子工單的信息化管理機制,快速查詢各個工單的負責人員、處理進度、操作日志、質量評價等信息,確保發現問題及時處置。
基于雨水泵站的運行狀態、故障頻率、運維質量等數據分析,綜合天氣預報信息,能夠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防汛排澇預案。
通過建立雨水泵站監控運維的信息化管理機制,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直觀的數據圖表了解雨水泵站的實時運行情況和歷史數據,更好地制定泵站的優化策略,能夠逐步加強機場防汛工作效率與管理水平,確保日常運營、特殊天氣等情況下的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