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 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能源管理系統是一種用于監控、控制和優化儲能系統運行的關鍵技術。


系統功能
實時監測:對儲能系統的各種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包括電池組的電壓、電流、溫度、荷電狀態(SOC),以及儲能變流器(PCS)的運行狀態、功率等信息。通過實時監測,操作人員可以及時了解儲能系統的運行狀況,以便發現潛在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
能量控制:根據電網的需求和儲能系統的狀態,精確控制儲能系統的充放電過程。例如,在電網負荷低谷時,控制儲能系統充電,將多余的電能儲存起來;在電網負荷高峰時,控制儲能系統放電,向電網注入電能,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維持電網的穩定運行。
優化調度:綜合考慮電網的運行要求、儲能系統的性能和成本、用戶的用電需求等因素,制定最優的儲能系統運行策略。例如,根據不同時段的電價差異,合理安排儲能系統的充放電時間,以降低用戶的用電成本,同時提高儲能系統的經濟效益。
安全管理:具備完善的安全保護功能,實時監測儲能系統的安全狀態,對過壓、過流、過熱、漏電等故障進行及時檢測和報警,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如切斷電路、啟動冷卻系統等,以確保儲能系統的安全運行,防止發生安全事故。
數據管理與分析:對儲能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進行存儲、管理和分析。通過數據分析,可以評估儲能系統的性能、預測電池的壽命、優化運行策略,為儲能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提供決策支持。
應用場景
電網側:用于電網的調頻、調壓、備用電源等。通過調節儲能系統的充放電功率,快速響應電網的頻率和電壓變化,提高電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同時,作為備用電源,在電網故障或停電時,為重要負荷提供應急供電。
用戶側:適用于工商業用戶和居民用戶。對于工商業用戶,可以通過儲能系統實現峰谷電價差套利,降低用電成本;同時,在電網停電時保證生產的連續性。居民用戶可以利用儲能系統儲存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滿足家庭用電需求,提高能源自給率。
可再生能源發電側:與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配套使用。由于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和不穩定性,儲能系統可以在發電過剩時儲存電能,在發電不足時釋放電能,起到平滑功率輸出、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可調度性和電能質量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
推薦資訊
產品系列